2018年可确定的是,对PCB上游材料等材料、半导体上游材料硅晶圆、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(DRAM)和被动元件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电晶体(MOSFET)、微控制器(MCU)等材料和零组件来说,今年仍是缺货、价扬的年头。在环保与原材料涨价的双重重压之下,很多大的PCB厂开始逐步相继选择涨价。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开始退出,竞争格局逐步向有议价能力、环保指标、产能储备的大厂倾斜,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。
环保与原材料双重重压 PCB厂无奈跟涨
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,有“电子产品之母”之称的PCB已成为全球性大行业,年产值超过500亿美元。PCB对电子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是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,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当下,绿色环保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,制定了严苛的生产环保标准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,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各大PCB厂家纷纷进行产业调整,完善产品制作工艺,这不仅直接提高了产品的配件价格及人工成本,也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。
同时,原材料涨价也压得PCB企业喘不过气。数据显示,PCB原材料的成本大约占比是33%,其中,覆铜板CCL占比18%~20%,铜箔是制造覆铜板最主要的原材料,约占覆铜板成本的30%(厚板)和50%(薄板)。由于铜箔供不应求,使得各种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升,从2016年年初至今,PCB标准铜箔价格已涨逾50%,铜箔加工费和有效覆铜板售价更要比原先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00%和50%。
在环保与原材料涨价的双重重压之下,很多大的PCB厂开始逐步“低头”,相继选择涨价。据了解,从2017年年底的江苏昆山限排,到珠海、上海限排,再到如今深圳严查,整个PCB产业将会在这波涨价潮后迎来新的局面,预计整体幅度在20-30%。
5G时代来临,PCB对下游议价能力较强
从电子行业整个大环境来看,随着中国逐步迈入5G时代,消费电子面临新一轮发展,对高频高速覆铜板的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,同时中小PCB企业的洗牌导致整体产能压缩,大厂普遍将未来产能押注在通讯、锂电池及汽车蓝海市场,对PCB的下游企业带来很大影响。
上游PCB价格大幅度的上涨,必定会使下游应用端感到措手不及。就现阶段而言,PCB下游多领域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,源源不断的市场订单不仅为厂家带来利润,也向PCB提出了更高的市场需求。而此次PCB价格的上涨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加剧,不仅给下游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,也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关系,导致市场陷入供不应求的困局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当前PCB板材最上游的原材料铜箔、玻璃布等已经出现交期紧张、缺货等情况,自然而然直接影响PCB供应商的交期情况,相较于原材料涨价,交期紧张更是让上下游厂家束手无策。此次原材料涨价风暴,开始让那些在经济及规模上没有竞挣实力的下游企业逐渐打退堂鼓,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速度。
摆脱“价格战” 企业寻找可持续发展路线
总而言之,无论是PCB企业,亦或是下游厂家,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局势——前有原材料涨价,后有上百亿新增的市场需求,企业需要全方面思考一下企业的长远发展之路,不要死磕产品价格,更要从自身技术、产品、品牌以及渠道等多方面发力,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,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。电子制造业市场竞争依旧激烈,一些有远谋竞争实力强大的企业已经开始脱离“价格战”,开始将战地转移至高端显示领域。